可追溯體系目前已經成為歐美一些發(fā)達國家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內容。我國2006年,實施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》,其后商務部頒布《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》,規(guī)定農產品批發(fā)市場與農產品供應基地通過建立場地(廠)掛鉤制度、索證索票驗收制度,以及購銷臺賬制度等,開始初步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,為及時從源頭上查處食品安全問題,提供了制度。下面農產品批發(fā)市場的角度,對食品安全可追溯的基本概念和實施作一簡單介紹。
可追溯的定義
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是一種旨在加強食品安全信息傳遞、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、保障消費者利益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體系。在歐盟從2005年1月1日起開始生效的178/2002號條例中,食品的可追溯性被定義為:“對一種食品在生產、加工、銷售等各階段的蹤跡均可追溯查尋”,即食品的整個生產過程都可以找到蹤跡。在信息管理方面,可追溯性可以將信息流與物流系統(tǒng)地聯系起來。
可追溯體系中,經營戶的責任
①能夠追溯其供應商和采購商客戶;
②擁有能將這些信息上報主管部門的體系和程序;
③對上市的食品或動物飼料,能以適當方式貼標或辨別;
④如果將某個不合標準的食品上市,批發(fā)商應實施撤柜或召回程序,并將所采取的措施上報主管部門。
實現可追溯給經營戶帶來的切實利益
①樹立誠信經營的形象。建立可追溯系統(tǒng),是切斷假冒偽劣商品流通鏈條的好方式,也是擦亮誠信經營招牌好的方式。
②建立和維護品牌?勺匪菔乾F代農產品品牌的一個基本特征,給農產品提供了基本的食品安全。
③避免經營風險。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主要發(fā)生在生產領域,建立可追溯體系,可以避免大部分經營風險。
④方便不合格產品快速召回。
實現可追溯對農批市場的功能作用
①維護公平的交易環(huán)境。公平的交易環(huán)境是經銷商做大做強的好土壤,也是買家購貨的放心平臺。
②避免某個品種集體下架,持續(xù)供應。如果一批貨或某個基地出現了食品安全問題,只需切斷一條供應鏈,無需對整個品種進行整改。
③保障集中人群的食品安全。農批市場輻射的消費人群通常比較集中,只有保障了基本的食品安全,才能避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(fā)生。
總之,可追溯性是農批市場保障食品安全的新利器。農批市場要針對不同品種,采用相關技術和管理方式,解決農產品安全的可追溯問題。